加大煤炭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 鄢丽娜
2016年以来,煤炭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企业经营形势整体好转,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扎实推进,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底的68.7%下降到2019年11月底的64.3%。“但是,目前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仍将煤炭行业定位为‘产能过剩’行业,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指引尚未取消,煤炭企业享受不到银行优惠贷款利率,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杨杰说。
“当前,煤炭企业担负着艰巨的转型发展任务,但受银行业贷款政策影响,项目贷款无法到位,一些转型发展项目投入资金只能依靠发债。”杨杰说。据测算,银行借款利率比债权融资成本平均低1个百分点左右。这加重了煤炭企业的利息费用负担,不利于其转型发展。
杨杰建议,有关部门从我国能源结构、布局与煤炭工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地位作用出发,调整银行信贷政策,持续加大对煤炭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大型现代化煤矿和煤炭产运储销体系建设。
杨杰建议,科学建立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和相关机制,从煤炭企业的经营实际出发,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煤炭企业分类管理,防止一刀切,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煤炭企业续贷需求,合理增加信用贷款和融资规模,进一步降低煤炭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来源:《中国煤炭报》 2020年5月28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