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伟军是来自基层的优秀指挥员,多次参与重大事故抢险救灾。他带领的团队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淮北矿业军事化救护大队指挥员杨伟军: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
短平头,古铜色的皮肤,魁梧匀称的身材,1米86的个子。这是杨伟军,淮北矿业军事化救护大队一名专业的矿山救护指挥员。
6月9日,正值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救护大队训练场上,各项训练进行得热火朝天。杨伟军边走边介绍场上各种训练器材。“每年我们都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员夏季大练兵,重点突出救护技能的训练、救援仪器设备的使用,还有军事化队列。体能训练是我们救护队员最基本的要求。”说着,已经47岁的杨伟军跃上单杠,连续做了10多个标准的引体向上。笔者钦佩之余,看到了他长期训练有素、随时备战的职业素养。
一有险情立即出发
15公斤重的氧气呼吸器,被杨伟军双手一拎,划过一道弧线从头顶轻轻落到后背上,系背带、戴面罩、开气瓶、看压力……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的办公室里,始终放着一套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他介绍说:“这是我们煤矿救护专业的特殊装备,一有险情立即带上出发。”
杨伟军是一名由基层救护队员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多次参与重大事故抢险救灾。目前,他负责矿山救护队的战备战训工作,主抓救护业务培训、考核及救援技术竞赛。2019年,淮北矿业军事化救护大队在全国煤炭系统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检查中排名小组第一;在华东协作区和安徽煤矿安监局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杨伟军说:“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
优异的成绩凝聚着杨伟军的辛劳与汗水。他经常到各个基层中队开展救护技能培训、蹲点指导和业务督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致力于创新培训方式和训练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提高指战员的综合素质。
2019年,在淮北矿业集团矿山救护专业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核工作中,杨伟军狠抓考前培训。最终,5名技师升级为高级技师,30名高级工升级为技师,这是救护大队近年来技师、高级技师考核合格人数最多、合格率最高的一次。
痴迷于创新救护技术
作为煤矿救护大队的一线指挥员,杨伟军痴迷于各项救护技术创新活动。
杨伟军制定的救护大队《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方案》,获得大队奖励。他写的矿山救援论文《浅谈导风管在隔绝方法灭火中的应用》,获得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技术和理论创新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他参与的“BG4面罩深度研发”和“氢氧化钙吸收剂快速检测”两个项目通过2019年淮北矿业集团验收。他作为主要研发负责人参与的“高穿透、高亮度矿灯”“矿山抢险救援无线通信视频设备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淮北矿业集团第十四次科技和管理创新成果奖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实现了救护大队科技创新奖项“零的突破”。
万米带氧应急拉练是军事化救护大队常态化训练中一个难度大、体力消耗大的科目。杨伟军与队员一同训练,和队员一样佩戴着沉重的氧气呼吸器和其他应急装备,严格完成急行拉练任务。他在万米带氧急行拉练中设置各种应急科目,全真模拟救灾演练和高温浓烟演习,增强了救护队员的应急实战能力。(乔时庆 宋伟)
来源:《中国煤炭报》 2020年6月18日 5版